为提高法治素养,丰富未成年人校园法治课堂活动形式,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带领未成年人近距离感受法治力量,帮助未成年人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世界观、法治观,中国政法大学“薪法相传”实践队依托团中央“法治中国青春行”实践项目,联合团中央驻村工作队、月亮湾社区,在石楼县人民法院大法庭向以“童心港湾”留守儿童为主的青少年开展了一次精心准备、周密策划、既生动活泼又严肃认真的模拟法庭活动,展现了法治魅力,引发了青少年群体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法治教育效果!

【前期准备】

为了能够兼顾模拟法庭表演的趣味性和严谨性,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理解认知能力的差异以及演职人员的数量,实践队筛选了大量模拟法庭剧本,并对复杂的剧情进行删改,几易其稿。最终确定案件是一起因未成年人之间赌博所引发的绑架案,被告人张一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因多次向被害人孙狄佳索要2000元赌债未果,将其诱至好友周池家中并实施绑架行为,将其绑在卫生间后实施殴打。此后,又用被害人手机拨通其母亲的电话索要钱财,在取财的过程中被警方抓获。


(相关资料图)

在模拟法庭开始之前,李群英同学向大家普及基本的刑法知识,介绍法庭上控辩审三方的角色及其职能,并向同学提出两个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去厘清案件事实并做出分析判断。并且,为了让青少年能够切身体验法庭的威严和魅力,特地在现场招募了六位同学走上法庭,担任诉讼角色,亲身参与诉讼活动。由刘一漩、刘翼柠担任陪审员,韦宇婷担任书记员,张佳怡担任检察官助理,赵子辉担任律师助理,任芝漩担任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

【正式开庭】

“石塔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正式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在庄严的国徽下,由中国政法大学“薪法相传”实践队全体成员及现场招募的青少年共同演绎的“张一奥涉嫌绑架罪”一案拉开了序幕。

在核实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告知其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后,开启了精彩的法庭调查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控方相继举出两组共六份证据证明绑架罪成立,辩方则一一质证,抓住控方证据的瑕疵展开了有力回击,并通过质证建构起了另一套事实体系,即被告人张一奥只想将孙狄佳控制起来索要2000元赌债,是孙狄佳提出可以向其母索要30000元,偿还2000元赌债后将28000元据为己有。为了避免死板的“念稿”式模拟法庭,团队还精心策划了被害人、证人出庭以及物证展示环节,让纸面证言“活起来”,尤其是证人孙淼与被告人张一奥之间的对质,表演者的情感和表演张力十分“吸睛”,既激发了旁听者的兴趣又有助于他们立体化了解案情。

在控辩双方举证质证结束后,庭审正式进入了激烈交锋的法庭辩论环节。在第一轮辩论中,公诉人在发表公诉意见后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了法庭教育,严厉质问其为何走上犯罪道路,并从多方面剖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规劝其迷途知返。法庭教育环节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借教育被告人达到对旁听未成年人的提醒、教育、震慑作用。提醒其避免沾染各种恶习,并由此滑入犯罪深渊;教育其知法懂法,做守法用法的好公民;震慑其中的潜在不良少年,敦促其及时改正早日回头。在第二轮辩论中,控辩双方围绕法庭归纳的张一奥与孙狄佳之间是否存在串通行为以及张一奥主观上是索债型非法拘禁抑或绑架故意这两个争议焦点展开激烈辩论,为旁听同学上了一堂生动形象、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训练课和法学知识普及课。

经过漫长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案件事实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被告人张一奥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最后陈述环节,被告人张一奥潸然落泪,表达了自己的悔罪意愿并希望能够早日回归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至此,审判长宣布休庭,长达两小时的模拟法庭落下帷幕。

【感悟交流】

在正式庭审表演结束后,团队成员采访了参与到庭审活动中的6位同学,并随机采访了旁听席上的小朋友们,有小朋友站在常理常情的角度认为孙狄佳都被张一奥殴打过,当然不可能勾结张一奥一起骗自己的妈妈;也有小朋友持相反意见,认为孙狄佳曾经多次向其母亲骗钱,存在与张一奥合谋的可能。从小朋友们庭审后的反馈可见,大多数青少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证据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法律素养,在交流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进一步剖析了法律问题,增进了青少年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力和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力。

【实践意义】

法治强国的蓝图需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撸起袖子加油干,法治天下的愿景需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携起手来向前冲。中国政法大学“薪法相传”实践队通过身临其境的以案释法,解剖一个案件,挽救一个少年,消灭一片隐患,树立一股正气,帮孩子把好关、掌好舵,让孩子们向着光明的未来扬帆远航!(中国政法大学供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