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是,先让一部分人健康地活到100岁。”
2020年8月18日,全球首座百吨级“青春丸”工厂莱孚斯本在余姚正式投产,工厂所属母公司GeneHarbor创始人王骏在投产仪式上如此表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年时间过去,国内青春丸赛道已扩张至220亿体量,根据艾瑞咨询分析,预计到今年底,市场将会攀升至270.13亿元规模。与之相对应的,行业龙头企GeneHarbor也已发展为中国香港医疗医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据业内人士透露,高速发展的背后,余姚工厂年产能消耗巨大。公开资料显示,余姚工厂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年实际产能突破200~300吨,预计可满足80万人的需求。为保证旗下“元气因”等制品的供应,该工厂长期实行“三班倒”的工作模式,机器不停人不停。
据了解,“元气因”膳食剂在京东持续火热。工厂投产3年来,已连续6次斩获该营养健康品类销售冠军。在今年618年中大促中,更是再次摘获“第三方店铺销售、单品成交”双第一,爆发日成交近千万。
工厂范姓负责人表示,生产技术的优越性是这类制品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GeneHarbor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完整生物酶制剂产业链,并且该产业链内所有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企业。这使得余姚工厂所生产的原料纯度达到99..9%,通过美FDA GRAS安全认证(全球最高食品安全标准),系业界首例。
借助这一国际通行证,以该原料为核心研发的“元气因”膳食剂,除在国内京东等平台走热外,也已相继进驻东南亚、日本市场。此外,工厂原料还被哈佛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选做指定实验材料,以最大限度降低人体临床实验干扰。
援引《SCN》等期刊发表的论文,该补充剂复合配方SIRT(译为长寿蛋白)是学术界经典的老化标识物称谓,顾名思义,通过靶向刺激其活性,可促进细胞年轻基因表达,调控生物体寿命。配方中核心成分β-烟酰安是学术界公认的SIRT激活剂,最早在2013年展露峥嵘。
彼时,哈佛保罗格伦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外源性持续摄入(一周)上述“元气因”核心物质后,相当于人类60岁的暮年小鼠在连续补充一周后,包括骨骼、肌肉和毛发在内的多项指标显著年轻化,剩余寿命增加约3成。
后续华盛顿大学、庆应大学以及我国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持续跟进,证实其在修复DNA损伤和对抗老衰方面具有强大竞争力。
而与前沿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也进一步助推了该物质的商业化进程。
在面世早期,上述分子成本极高,每克售价高达2500美金,基本只存在于少数名人富贾之手。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GeneHarbor研发团队首创生物全酶法技术,使价格断崖式下跌90%。参考京东详情页信息,“元气因”膳食剂单价为2499元/60粒,每粒含量约200mg。
事实上,即使价格下探9成,此类成品售价仍旧高昂。据了解,其目前主要流通在一二线城市高净值人群中,线下门店更是紧邻LV、DIOR等奢侈品牌,可见其定位。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GeneHarbor曾与港首富李氏达成合作,“元气因”前代产品上架其名下全球连锁零售屈臣氏。众所周知,超人是此类衰老干预补充剂的忠实簇拥,这一合作也被外界解读为其进一步加码大健康领域信号,引爆了一小波消费高潮。目前该制品已在京东获得上万条反馈,不少人表示,使用后“精神充沛”、“不易疲劳”。
在余姚百吨工厂投产3周年之际,外界对于其背后品牌动向颇为关注。3年前的投产仪式上,其总裁曾表示,公司后续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计划投入100亿建设产能达1000吨的二期工程。
业界人士分析,如果二期1000吨工厂投产成功,对当前市场格局将造成较大冲击,GeneHarbor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据统计,目前该公司约占据国内7成市场。
一些资深消费者则表示,产能的扩大会使供应更加稳定,以后无需一次囤十几瓶来规避断货。并且,百吨工厂投产时,“元气因”类产品曾全线降价,1000吨工程落地时是否也会有类似举措,令人期待。
显然,从以上种种来看,外界对新工厂持有高度期望。
然而3年过去,余姚生态园仍未见二期工程雏形,让人不禁猜测,这是处于经济低迷时期的 发展规划变动,还是赢取人心的官方大话?尚未可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现代医药技术的助推下,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相比建国初期的35岁翻了一番。根据《2023全球人均寿命排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8.58岁,排第63位。
而参考华尔街顶级投行美银美林曾发布的报告,现代医学的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将使人类平均寿命超过100岁,GeneHarbor目前100吨工厂的投产及后续产能的持续释放或可助力全民百岁,加速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