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对于“偶像”(アイドル)这个词来说,其含义在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泡沫经济之前,日本偶像推崇“正统”/“王道”,这是一个很难用语言描述的东西,但是一般观感上和现在正牌歌姬和女演员无异,考虑到那个时候创作歌手才兴起,这些偶像歌手的歌曲在风格也继承了这些创作者(筒美京平、松任谷由实、松本隆、竹内玛莉亚、山下达郎等等);演员方面,虽然大部分偶像演员演技一般,但是靠着人气也能有很强的收视率。这些演员主要活跃在电视上,从电视节目到电视剧,总而言之是远离粉丝。她们也因此是经过严谨的甄选出来,能力下限很高。
而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偶像走上了十字路口。实力派偶像,以安室奈美惠、SPEED、MAX为代表,和正统歌姬逐渐合流,如今很少有人认为安室奈美惠、Perfume这些没有创作能力的歌手算偶像而不是歌姬,同理,偶像派演员实际上也和正统演员没两样,所谓“王道偶像”逐渐消亡,我们很少看到像70、80年代那样大事务所推出以偶像为卖点的演员/歌手——你觉得滨边美波、广濑铃、今田美樱这些新生代女优,或者各位音乐公司的歌手,会跟中山美穗一样唱歌演戏两开花吗?她们也更多呆在电视和演唱会上,远离粉丝。
另一方面,实力相对不足的偶像发展出“触手可及的偶像“的思路,这一思路起源于早安少女组,早安少女组出道就源自于她们在五天内在大街上卖出5万张CD,这种粉丝直面偶像的情形是新鲜的(另外早安也是有握手会的)。除此以外,秋元康总结了小猫俱乐部的失败经验,创立AKB48。AKB48就是我们今天对“偶像”认知的基础——她不王道,反而是叛逆正道的;她的卖点是触手可及和养成系,这一点不言而喻。对于实力不足的当代偶像而言,通过打通和粉丝的关系,让粉丝带入自己的经历,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长,展现自己的魅力,才是和那些歌姬竞争的基础——21世纪初期的“歌姬时代”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期,就是杰尼斯、肥秋系和民工系主导的“偶像战国”。当然,“偶像战国”也要感谢经济危机,正是经济危机带来的通货紧缩使得AKB48为代表的“触手可及的偶像”开始成为心智消费的主力,打工人在疲劳之后寻找偶像的安慰是很正常的现象,握手会更是满足了这一需求。
当我们看到90年代经历的深刻的偶像变化,就不会对“AKB48和松田圣子真的是一种艺人(偶像)吗”感到诧异了。实际上,松田圣子和山口百惠们在分工等因素下向着“正统”靠拢(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在70-80年代,偶像歌手才是正统,90年代至今,偶像是和创作歌手靠拢),而其他偶像则下沉为当下大家熟悉的偶像。很多人剪辑AKB48和老偶像唱歌差距,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松田圣子、岩崎宏美们对标的是安室奈美惠或者西野加奈,而不是AKB48或者乃木坂46。
除了“触手可及”这个因素,女偶像发展本身也受到男偶像的影响,尤其是以SMAP为代表的男偶像开始涉足综艺行业,逐渐成为番组和大型节目(例如红白歌会)的主持人,偶像中像早安少女组的保田圭、AKB48的指原莉乃、峯岸南也开始主攻综艺方面,并且对团队知名度的贡献是有的——没有人能否认SMAP的知名离不开中居正广和香取慎吾的综艺吧。除此之外,韩团也对日本偶像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PD48和《Teacher Teacher》,在此不再赘述。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AKB48是“非主流”偶像,但是一个女团想要长期成功,也必须要靠近主流,但是这不等于偶像除了唱歌演戏什么都不能做——除非你说SMAP和xtt不算主流。当代偶像的主流化其实跟男团差不多,需要国民曲和知名主流艺人,只不过女团毕业制度很大程度上致使后者不好维持(J家没有毕业,可以一直在团,女团到年龄一般都会毕业),前田敦子、平手友梨奈的毕业/脱退都对团产生很大的震荡,指原莉乃的毕业也传说让AKB48损失了一定的电视台关系(甚至丢掉了ANN)。当然,如果你连一个在圈子里面有点话语权的艺人都没有,想成为国民团是否有点痴人说梦了?目前来说。开过五大巨蛋巡演的偶像女团,有且只有AKB48和桃色幸运草Z,起码在国民度上,这两个女团巅峰可以自称“国民偶像女团”(虽然考虑到AKB48那个悲剧的上座率,有点勉强)。
顺便说一下,当今偶像和过去偶像差距不仅在能力上,也在地位上。当然这个主要还是因为事务所的因素。早年偶像本质是大事务所自己推出的太女,所以能吃到事务所最多资源,可以主演黄金档、晨间剧刷脸。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事务所是星尘、研音、Horipro、Burning系、东宝等。但是当代偶像则完全不同,本质是AKS(以AKB48为例)自己先选出好的胚子,然后送去大事务所打磨,说到底是外来户,吃不到足够的资源,所以演员界相对地位低下,更别说乃木坂46不给外签,除了大top别人除非毕业才能有新突破。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整个肥秋系(46/48系)女偶像这么多年(2005-2023)有且只有主演三部黄金档电视剧(一年总共40部左右黄金档电视剧),分别是前田敦子、大岛优子和渡边麻友(另外主演的档期都不是富士月九这种老牌黄金档);晨间剧只有川荣李奈W主演一次,主演黄金档既是大事务所的资源,也是演员个人人气的体现,如此少的主演机会可见女偶像地位一般。毕竟新木优子这样的演技。在星尘能拿到这么多资源,48系偶像只能苦巴巴地看着了。
另外,日经圈地榜上,貌似没有任何一年有女偶像能进年度综合前100——日经圈地榜根据艺人的认知度(多少人认识你)和关心度(认识你的人有多少关心你)计算艺人当年的人气,48系哪怕在巅峰期也进不了前100,哪怕以《水曜日downtown》统计的日本知名度最高的100大名人,也就指原莉乃一人入围。因此,当代女偶像在日本国民度并不高。
日本偶像的转变在90年代,其原因泡沫经济破灭导致社会审美、人们经济水平和心态的变化,转变内容则是一部分偶像和正统歌手演员重合,不再被视为偶像,剩下的偶像则开始迈向“触手可及的偶像”行列,偶像水平的下沉,想要成功,就不能跟转向的上层偶像一样卷唱歌演戏赛道,只能通过拉近和粉丝的距离、走综艺等思路获得人气和国民度。这就是AKB48能发展的前置条件。所以,AKB48从来不是“正统”偶像,和传统偶像更是相去甚远,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王道“就贬低其他人,没有人家努力在村外打出名气,哪有AKB48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