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八月青岛,天蓝海碧。8月24日至25日,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峰会期间,网络视听精品项目宣介会、智能视听沉浸式体验展、“共享大视听”网络视听嘉年华等多场特色活动相继开展,吸引了业内人士和青岛市民的关注。

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离不开高端、权威的宣介展示平台。为此,本届峰会专门组织开展了网络视听精品项目宣介会,共有11部优秀网络视听节目的主创代表介绍了创作播出情况。其中,山东有两部作品参加宣介活动,一部是由山东大学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出品的系列短视频《黄河大合唱》,一部是由山东省广播电视局指导、山东剧火影视文化公司出品的网络微短剧《中国饭碗之南繁一家人》。

“系列短视频《黄河大合唱》将有80集,主要聚焦黄河流域优秀传统民歌,以民歌贯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脉络,生动纪录黄河流域社会现实生活和历史变迁,挖掘深藏于传统民歌中的文化基因。”山东大学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晓风介绍,这个项目探索了以高校师生为主的非职业化作品创作模式,通过“政府+高校+校外专业机构+平台”路径来推进,非常具有特色。

网络微短剧《中国饭碗之南繁一家人》则是以吉姓一家三代人的视角,讲述了两位参与过南繁事业的功勋农业学家“瓜类育种专家”吴明珠和“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的事迹,将执着耕耘探索的农业科学家们通过影视的形式展示出来,向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五十多万名南繁工作者致敬。

“《中国饭碗之南繁一家人》是一个带着新鲜视角的现实主义题材,展现的是普通人与大科学家命运交织、相互影响,反映的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历程,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了视觉的真实还原,整体色调是偏暖的,为了突出年代性。”山东剧火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中国饭碗之南繁一家人》导演王晟赫说。

近年来,山东高度重视网络视听精品创作生产,精心打造“网络鲁剧”品牌,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题材多样、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向上向善的精品力作。自2019年实行重点网络剧片审核以来,共通过广电总局备案公示899部,发放上线备案号、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123部,今年以来已向32部作品发放《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2022年,山东共有27部网络视听作品获广电总局奖项,在全国党的二十大精品网络视听重点宣推的20部作品中,山东占4部,位居全国前列。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齐静 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