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津滨海讯(记者 张伯妍 通讯员 张娅 许兰)近日记者获悉,由新区企业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自主研制的泵工况监测系统问世,泵工况电路板检测从过去的2个小时压缩到不到6分钟,检测效率提高20倍。
泵工况号称井下电泵机组的“千里眼”,能够将电泵机组运行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实时传输至地面,为油田生产管理人员及时诊断、调整油井生产参数提供依据,对油井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油田自主化泵工况实现批量生产,必须攻克产品检测这一源头性问题。”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泵工况研发团队负责人石平太说。科研人员从万能充电器受到启发,联想到只要将泵工况电路板固定在一个定制的工具上,就可以快速对电路板进行上电检测。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科研队员迅速推出设计方案,从电气系统、机械结构不断优化调试,监测台初见雏形。监测针可快速准确覆盖所有检测点,同时引出导线同外围的泵工况器件连接,全面去掉人工焊接、接线程序。
与此同时,攻克软件设计,为监测台增加触摸屏,令其串行通信接口访问待检测电路板,不仅可以在触摸屏界面上将检测电路板传输数据同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合格,还可以生成有被检测电路板编号的检测报告。
自主研制的泵工况监测系统问世,泵工况电路板检测从过去的2个小时巨幅压缩到不到6分钟,不仅检测效率提高了20倍,而且实现了电路板无损检测。(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