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榴莲的人肯定听说过,榴莲分为报恩榴莲和报仇榴莲两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什么意思呢?

就有点类似于开盲盒。好几百块钱,买了一个大榴莲,回到家切开一看,里面肉质饱满,味道甜美,那您就算买到了一枚报恩榴莲,它是给您报恩来的,您的钱没白花。

反之,切开一看,里面肉质腐烂,没法吃了,您买的就是报仇榴莲,几百块钱白花了。

泰国和马来西亚是全世界最大的榴莲生产国,他们两家的榴莲产量加起来,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九成以上。以前,咱们国家的榴莲市场,新鲜榴莲被泰国垄断,冷冻榴莲被马来西亚垄断。

但要想真正实现榴莲自由,还得靠咱们自己的国产榴莲。

为了国产榴莲的种植成功,中国的农业科技人员,默默付出了60年的努力。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海南试种榴莲。

虽然树长起来了,但就是不结果。

不是中国人不会种,而是榴莲这种东西太挑剔了。

榴莲树喜欢湿热的环境,温度低于10摄氏度,就会被冻死,但凡环境温度低于22℃,就没法正常生长。

同时,年降水量还需要达到1000毫米以上,环境湿度要在75%到85%之间。低于75%干死,超过85%又容易根茎腐烂。总之,无比的挑剔。用果农的话来说,你哪怕是天天供着它,还得看它的心气。

榴莲树往往都很高,树高能长到25米到40米,但是枝条脆弱,因此它特别怕风,别说台风了,哪怕是七八级的大风,都能把榴莲树刮倒了。

在很多东南亚国家,榴莲树身上都缠着显目的红色标志,就是为了提醒大伙,离榴莲树远点,它弱不禁风,不禁刮。

对于榴莲的种植环境,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既要有湿热的气候环境,还要有能挡住台风的大山。放眼望去,国内适合种植榴莲的环境,基本上就只有海南的三亚、陵水和保亭三个地方。然而这些地方,种植面积有限,且大部分都种上了经济效益见效更快的其他热带水果,没有多少地方留给榴莲了。

直到2014年,海南一个种植基地从越南引进了40多株嫁接的榴莲树,本来也没指望能结果,就当成景观树直接栽在了路边,能挂果固然好,不能挂果,就当绿化市容了。

万没想到,四年之后的2018年,这40多棵榴莲树竟然开花挂果了。

困扰了中国农技人员几十年的、海南不适宜种榴莲的魔咒,就这么被打破了。

海南农科院和种植企业合作,解决了榴莲树嫁接和种植存活的问题,把榴莲苗的成活率从60%提高到了90%以上,规模化种植榴莲开始在海南起步。

现在的海南,榴莲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两万多亩,其中有1400亩榴莲树已经挂果。

那么是不是像很多网友期待的那样,国产榴莲上市了,就能把榴莲的价格砸到十块钱三斤了?

愿望是美好的,实现起来,难度不小。

根据预测,今年上市的国产榴莲预计产量是每亩3500斤,亩产值10万块人民币左右。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今年海南榴莲的总产量也不过2450吨。

这点产量和年进口量80多万吨来比,就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可能对榴莲的市场价格产生什么影响。

甚至说,您能不能买到国产榴莲,都得看运气。在80万吨的榴莲年销量当中,吃到2450吨的国产榴莲,那个概率不比买彩票中大奖高太多。

除非等到海南的两万多亩榴莲树全都挂果了,国产榴莲的年产量达到5万吨左右,占全年榴莲消费量的十几分之一了,凭借着大量国产榴莲的上市,就有可能把榴莲的价格打下来了。

只不过,短时间之内,还不太容易实现。

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随着国产榴莲的上市,今后大伙再买榴莲的时候,就不会再跟开盲盒一样分什么报恩榴莲、报仇榴莲了,每一枚国产榴莲都是报恩榴莲。

因为进口的榴莲要么是七八分熟的时候就得采摘,要么是冷冻运输,经过长途运输,都不敢保证品质完好,国产榴莲则不然,不用长途运输,上午摘上来,下午就能上市销售了,成熟度正好。

总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也吃不了好榴莲。大家再等等,相信我们早晚有一天能实现榴莲自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