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曾经在农村随处可见的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化州市中垌镇坡头村委会扫杆坡村的一间农耕博物馆陈列了1000多件蕴含着农耕文化的老物件,能带领我们重温记忆中的美丽乡愁。


(相关资料图)

这间农耕博物馆由扫杆坡村乡贤斥资打造

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1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240平方米,展品1000多件

运用了实物、文字

场景和雕塑、书画等表现手段

把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

如农食、农具和农俗等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陈列

记者 王俊南: 我现在所在位置就是在农耕博物馆的3楼,大家可以看到,在我的身后有许多的老物件在这里,包括有米缸、自行车以及很多的农耕用品以及生活用品,这里也会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和党政人员来这里参观,每天的人流量达到300左右,在这里能够领略到老物件的风采,在过往中看到未来。

农耕博物馆利用犁、耙、水车、风柜、煤油灯等老物件结合人像雕塑进行陈列,重现了农村春耕秋收、五谷丰登、男耕女织和万家灯火等生活场景,唤醒着人们对于乡村的记忆。

一件件物品,一处处场景,全方位勾画出我国农耕文化的全景,勾起了老一辈人对过去生产生活方式的怀念,也让年轻一辈真切感受到乐趣。

据了解,农耕博物馆自去年9月15日开馆以来,农耕博物馆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中垌镇将继续充分利用扫杆坡农耕博物馆集聚人流的优势,将博物馆对面的小超市,打造为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的定点超市,不断完善积分制指标体系和村规民约,引导当地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进一步涵养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采访 化州市中垌镇坡头村委会党支部书记 张传新: 其实带来的变化挺多的,因为游客多了,村民会更加注重村容村貌的维护,村庄变得更美丽干净,也会带动周边的村庄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美丽乡村建设氛围。而且,游客多了,也会促进本地的乡村旅游,同时带动农副产品的销售。

来源:茂名市广播电视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