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古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的诗句
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注释】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注释】君子懂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注释】君子一切求之于己,小人一切求之于人。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注释】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助长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注释】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注释】君子言语上要谨慎,行动上要敏捷。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注释】君子认为口里说的超过实际是可耻的。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注释】统治者自身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统治者自身不端正,即使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注释】不担心财产少,只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心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1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注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注释】人数众多的军队,其首领可以被改变;但一个有志气的人,却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1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注释】财富如果是可以求得的,即使是执鞭这样的低级职务,我也愿意担任。如果不可以求得,那就按照我所爱好的行事吧。1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注释】志士仁人,不会因为求生而损害仁道,只会牺牲自身来成全仁道。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注释】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虑。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为政》【注释】聪明人喜欢流动的水,仁者喜欢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快乐,仁者长寿。论语诗句
论语诗句如下: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资料图】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