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增殖放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可以补偿生物资源的群体数量,弥补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经济建设和自然保护相协调。

近日,满载长江刀鲚大规格苗种的增殖放流船,到达预定放流地点,顺利完成了一次长江刀鲚放流工作。此次长江刀鲚放流主要用于崇明岛水闸外移工程的生态资源补偿,共计放流全长3~5厘米的大规格苗种13万尾,无论是放流数量、参与人员和涉及装备,均为上海历年之最。

由于放流数量多、规模大,具有较高的难度,在前期对放流技术方案充分论证基础上,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业主方达成共识,决定充分利用长江刀鲚规模化繁育和多年增殖放流的技术优势,双方开展技术服务合作,由所(站)自长江刀鲚人工繁育至苗种放流入江全过程,为业主方提供技术服务保障。

据悉,本次技术服务的承担部门——奉贤科研基地,不仅在长江刀鲚人工繁育全过程、各环节为业主方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放流苗种的产出,并且在长江刀鲚放流全程提供技术团队跟踪保障技术指导,实施运输环节生境调控,确保放流苗种顺利入江。

长江刀鲚是长江口区域重要生态资源,近年来,大型涉海、水利工程的生态补偿意识不断提高,长江刀鲚生态资源补偿需求也日趋增大。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通过创新形式,采用技术服务的方式,解决长江刀鲚增殖放流社会化需求中的技术难题,使这一具有较高技术难度的增殖放流品种能够实现规模化、常态化的增殖放流,为大型工程的长江刀鲚生态补偿提供了一种产研结合的应用解决方案。

供稿: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上观号作者:上海三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