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经营了40多年的饲料企业,因为车间房体和设备老化、安全隐患较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不敢邀请客户上门考察。

必须改造提升!企业内部形成共识。

如何改?制定具体路径时,企业略显迷茫。


【资料图】

整改前

整改后

伴随着淄博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区级绿色工厂评价机制,这家企业在区工业科技局的具体指导下,不仅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益,也让企业对中远期的高质量发展有了十足底气。

这家企业就是位于淄博经开区的淄博通威饲料有限公司。“生产‘三费’每吨下降了11.84元,同比节省260000元;公司销售额在疫情影响下依然增长近2000万元;以前不敢邀请客户来,但是这一年来主场营销及客户参观已达14场……”淄博通威饲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创建绿色工厂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提升了绿色制造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

眼下,在淄博经开区,像淄博通威饲料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纷纷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近日,省工信厅公布了2023年省级绿色制造名单,淄博经开区获评省级绿色工业园区,这也是我市获评的首个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获评省级绿色工业园区,于淄博经开区而言实属不易。淄博经开区的既有产业中,依赖物质资源消耗、依赖规模粗放扩张、依赖高能耗高排放的情况较为明显。其中,氧化铝、建陶、水泥、石灰等传统优势产业都是窑炉企业。2022年,氧化铝和建陶两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5%,天然气使用量为409亿方,占全区天然气用量的94%。工业绿色发展之路刻不容缓,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企业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对于粗放发展,绿色化转型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额外的技改投入。如何调动企业、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是最现实的问题。

“国家、省、市级绿色工厂评选的门槛较高,如果仅从规模大、基础好的企业中挑选几家去申报,并不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区工业科技局局长陈宁说,淄博经开区下定决心,整体申报了全省绿色工业园区,并组织开展了绿色工厂全覆盖专项行动,以此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形成全区绿色低碳的发展态势。

淄博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区级绿色工厂评价机制。“如果标准太高,很多企业就会因为差距太大而没有积极性甚至放弃申报,也就没有了提升改造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制定标准时降低了门槛,但在审核时却一点都不马虎。”陈宁表示,这种“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梯度培育方式,大大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仅引导企业“跳”,还会帮着企业“跳”。目前,全区1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申报区级以上绿色工厂,区工业科技局进行逐企现场审核、现场指导,截至目前已完成现场审核106家。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绿色发展要求,从“有没有”转向发展“好不好”、质量“高不高”,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需大力创建零碳企业、零碳工厂、零碳车间的绿色工厂。截至目前,淄博经开区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供应链企业3家,市级绿色工厂7家,区级绿色工厂33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