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年来,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党委、新民村党委锚定“强村先强经济、产业带动整体”的发展目标,通过制定发展方案、支部领办合作社、挖掘潜在资源、激活内生动力等方式,带领西哨村民蹚出一条“红绿融合”的农文旅发展新路径。

新民村党支部12名党员带头出资2.4万元注册西哨林果产业农民合作社,20多名致富带头人主动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西哨村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形成农业种养为主导,运输、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同时,依托“干部规划家乡”“万名人才兴万村”等行动,吸引各行业干部10人反哺指导西哨村发展,并着力搭建好“返家乡”平台,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返乡2人、能人回乡6人。邀请农业专家进村或组织人员外出参加林果种植、农副产品生产、电商销售、乡村旅游等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人才1300余人。

西哨村种植林果600余亩,年均林果产业收入达400余万元。在果树下种植魔芋、蔬菜等经济作物300亩,引进魔芋加工技术,解决加工技术难题,林下经济年收入可达80余万元。此外,还做大衍生产业,利用梨花、梅花、桃花等盛开时节的花粉资源,养殖蜜蜂100箱;利用林下青饲料,引进藏香猪养殖,养殖产业收入达120余万元。线下与超市、果脯公司、各类展销活动联系合作,搭建销售平台,线上直播销售“西哨味道”。有了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营,西哨村单户种植收入从之前的每年3000元左右,增加到了3到4万元。

西哨村古时是丽江木氏土司的烽火哨卡,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叩开的丽江“南大门”,也曾留下“红军长征过丽江第一站”的红色文化火种。基于此,西哨村的党员干部们逐户走访村中老人,了解红色故事,并建成红色文化长廊和党建多功能厅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今年,西哨村被列入古城区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完成村道拓宽硬化2公里、新修建环村路1公里,修建停车场1个,打通西哨村果园观光路线;实施西哨村绿化美化工程,修建“乡村公园”3个、农户房前屋后“微型花园”600余平方米;安装污水处理设备35套。

随着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组集中精力推进红色教育、农事体验、采摘体验、观光旅游、露营休闲、家庭农场、体育竞技,将原有闲置资源变为致富优质资产。目前已着手对大龙潭坡地、松树林、村民闲置院落等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同步策划红色旅游营销方案,试运营接待研学、党建活动6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