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个小时,528户居民,顺利选房1117套——这是长清区文昌街道国安社区选房现场的真实一幕。文昌街道将拆迁安置过程中的矛盾纠纷提前化解,营造公平公正选房环境,独创拆迁安置“济南新战法”。
截至目前,长清区文昌街道四门里(东门里、西门里、南门里、北门里)征迁选房工作已全面完成,居民安居乐业,无一上访。
优化征迁策略 先选房喜悦 后选房懊悔
(相关资料图)
征迁难,难在少数居民在“晚走多得益”想法支配下,提出不合理要求。而越到征迁后期,某些管理人员为赶进度,往往或明或暗地满足这些要求。要破这个怪圈,必须先改变少数人的错误想法。
为此,从征迁一开始,文昌街道办事处就坚定不移地贯彻“16243”强省会“济南新战法”,突出重点,宣传“先搬先签先选房”“早搬多得益”的征迁宗旨,优化征迁策略,把腾空房屋作为签约前置条件,以腾空签约顺序作为安置房回迁时的选房顺序。
一时间,“先搬先签先选房,拖延滞留悔断肠”的口号铺天盖地,家喻户晓,并很快在征迁户中形成“先选房喜悦,后选房懊悔”的共识。
这种共识是“催化剂、强心针”,抵制了歪风,树立了正气,征迁户腾房签约积极性空前提高。
压实各级责任 四级联动 形成闭环
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能否最终落实好,政府公信力和征迁户信任度能否提升,选房环节至关重要。
为此,在区委、区政府指导下,文昌街道办事处建立了压实责任、形成闭环的工作机制。该机制由文昌街道、管理区和村居三级落实,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直达区委、区政府,形成四级联动。
选房工作启动前,长清区提前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统筹部署选房工作。启动后,长清区相关负责人多次到场督导。同时,街道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安置房选房工作小组,并由经验丰富,敢担当、善作为的老同志担任总指挥,整体筹备选房工作。另外,街道多次召开选房工作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谋划全局,在涉及的五个村提前成立五个工作组,挑选工作能力突出、责任心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精干人员进组,通过强化培训,熟悉流程和分工。
“实践”是最好的演练。为确保征迁选房顺利进行,文昌街道全员上阵,在最早选房的两个村进行预演,强化征迁户带齐资料的意识,并通过提前公示、现场再次公示等形式,让他们熟悉选房流程。预演中发现问题和漏洞,大家第一时间加班解决,绝不让问题过夜。
选房日子真正来临的时候,工作组成员已是驾轻就熟。大家将现场划分为集合区、等候区和选房区,为居民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和帮助。
征迁户按手中经公证处盖章确认的腾空签约序号有序排队选房,既简化诸多工作流程,避免回迁分房时因程序繁琐导致资源浪费和矛盾纠纷,又实现了选房过程中的零纠纷。
同时,一村选房,其他村工作组现场观摩,学经验、查不足,为自己村选房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据介绍,四门里居民从开始选房到结束,平均每小时选房30余户,平均每户用时不到2分钟。
抓好工作细节 既要速度快 也要民心稳
事后总结,征迁选房既快又稳的另一个关键是抓好工作细节。
比如,四门里选房工作中,为充分尊重本村征迁户集中居住的生活习惯和强烈意愿,街道和指挥部按照户型、地块、楼号、单元号、方位、楼层等信息,对安置房源编号,通过抽签方式初步确定各村安置区域,随后与各村“两委”干部、小组长、党员、群众代表充分讨论,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敲定《安置房选房工作方案》,规范选房程序、明确要点细则,形成详细选房配档表,确保选房工作压茬进行。
选房工作中街道对细节的重视,还体现在配套服务和后勤保障上。根据现场选房进度,每个村都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都有微信群,根据进度随时联系叫号,避免群众在现场长时间等待。四门里选房时恰逢连续降雨,工作人员提前用帐篷搭建起百米长等待通道。国安社区选房时,烈日当空,工作人员再次搭起帐篷方便群众遮阴纳凉。
每个村的选房现场室外统一布置相关安置房房源信息供群众查看,楼盘方位、楼高、间距、交通等信息一目了然。选房现场放置茶水、酸梅汤、矿泉水供群众饮用,配备医疗保障人员预防突发状况,设置治安、交警等工作人员维护秩序。
另外,选房过程由长清公证处全程参与,10余名公证人员全程监督、录像。选房过程通过大屏幕直播,让群众对选房过程全程监督,避免出现疑虑,消除潜在信访隐患。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文昌街道征迁选房实现速度快民心稳无一上访。
值班主任:李欢
作者:邵明红 通讯员魏旗旗 刘晴
责任编辑:鞠月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