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营乡通往外界道路施工现场 ■企业/供图

北京特大暴雨后,房山区多地塌方、断桥断路。史家营乡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被冲毁90%以上,交通完全阻断,村民没路没水没电没手机信号,与外界失去联系。


【资料图】

打通交通“生命线”成为首要任务。抢险中,房山公路分局与北京建工机施集团迅速成立联合党支部,全力以赴投入抢险任务,用30小时打通贾金路108国道至史家营乡政府18公里“生命线”,随后,24小时打通至金鸡台道路,48小时打通史家营乡各个村庄道路,为百姓出行和后续抢险争取了宝贵时间。

联合党支部调集了400多名党员与青年、100多台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建立起抢险救灾临时指挥部,成立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召开动员会、誓师会,连夜制定施工方案,边现场勘探边展开施工抢修。

“贾金路是史家营乡的唯一进出山通道,那里的老百姓望穿秋水,8月5日晚上24时前,到乡政府的道路必须打通,这是死命令”,这是8月3日凌晨,房山公路分局兼联合党支部书记刘然发出的动员令。

在36小时打通10个村全部“生命通道”的同时,北京建工机施集团迅速集结600多名突击队员,200辆挖掘机、10台推土机、20台装载机向山区进发。

针对贾金路30.6公里交通要道全线100多处垮塌的实际情况,以及史家营乡抢险救援战线长、工作面分散、需求急迫等特点,联合党支部快速组织商讨制定方案,将重点确定为迅速疏通运输车辆,并充分发挥大型设备车辆抢险优势,特别是冲在最前方的挖掘机均选用动力强、力量大、速度快的装备。

200多辆挖掘机等大型设备全部下到大石河,沿河道逆流而上,在多个区间紧急抢修出近15.5公里长的应急通道,设备车辆边修临时道路边向前行,拉开了修路的战线,三五辆设备配合施工,能修路通过的修路通过,不能修路的在河床中垫起临时通行道路,保证前后5公里长范围内的抢险点位能够同时作业。

联合党支部统一部署调度,在不到一周的时间抢通多条“生命线”,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在史家营乡的各个村落和道路上,突击队员们持续加固应急通道、巩固拓宽现有道路,疏通“毛细血管”、打通乡村道路,帮助村民整理院落、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帮助村民开展生产自救。

当打通受灾情况比较严重的柳林水村堵道路段的时候,等待救援的一位老奶奶激动地握着突击队员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我们被困在村里的老百姓有救了!”

当打通到杨林水村村口时,一辆救护车司机摇下车窗,向现场的突击队员们敬礼,队员们也纷纷予以回敬。

当突击队快打通到金鸡台时,乡长远远地就向突击队招手喊道“终于等到你们了”,在路上苦等两个小时的他趟着河水快速走了过来,紧紧握住了突击队长的手。这一情景被周围的许多村民围观,一片欢呼声中充满了对恢复正常生活的期盼。

突击队员们抢险路上常常给徒步下来的村民发放物资,特别是打通村口时会在村口堆几箱水,虽物薄但情重;时不时帮村里拖个电线杆子、推摩托车上高坡、路上搭人进出山,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友情。深入秋林铺村路时,最前端的司机已经两天没吃饭了,村里的大娘看着心疼,忙塞给设备司机一盒饼干。

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使这个夏天有了更多别样的回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