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大宗蔬菜全程冷链供应管控技术及装备研发”取得成功
近日,在江苏省农科院装备所举行的项目现场验收会上,研究人员展示了他们针对叶菜“娇嫩”特性研发的全程冷链供应管控技术及装备,该技术可使叶菜预冷时间缩短30%以上,采后损耗降低12%以上,货架期延长2-3倍。
关键看点:
青菜采后如何处理才能实现降损保鲜的最大化?该项目聚焦根源问题,依次攻克技术难关,让青菜在进入制冷机的同时也进入了信息化采集系统的动态全程监控当中,保证青菜到市民手上时呈现最新鲜的状态。叶菜降损保鲜的关键就在于采后“两公里”,即采后“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省农科院装备所联合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等单位集成研发了新型真空预冷技术、抑菌气调型微孔保鲜包装技术和流通环节管控等技术,成果可使叶菜预冷时间缩短30%以上,采后损耗降低12%以上,货架期延长2-3倍。项目团队在包装上研发了青菜、生菜的专性保鲜膜,微孔膜保鲜包装技术是一种有效控制与调节包装内部气氛的方法。该包装具有透气性可调、包装袋内组分适宜、可以不开袋或延长开袋时间、保湿防水护绿、生产效率高、减少人力、成本低廉且更卫生安全等优点。团队针对“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流通和贮藏环节研发了“生理+病理”双控的保鲜技术,即建立了温度、湿度、气体等环境因素精准调控技术,结合抑菌包装与外源处理,形成了“内外兼修”抑菌防病技术措施。基于不同蔬菜对光信号的响应特性,团队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