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蒋杰是山西晋中市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服务站站长,也是祁县古县镇任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2015年开始驻村扶贫,他去的是祁县最偏远的来远镇来远村,2018年转战峪口乡牛居村,4年后被派到曾是全县唯一贫困村的古县镇任村。
(资料图)
今年是蒋杰驻村帮扶的第九年,也是他投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最前沿的第二年。依靠自创的乡村振兴“三字经”,他把脱贫村建成了和美村、把红色村变成了振兴村。
八年如一日驻村帮扶,蒋杰点亮3村165户脱贫户大踏步向振兴的希望。转战任村后,面对坡高沟深、村庄分散的新情况和巩固衔接的新使命,他首先要求自己“勇担当、勤奉献”。
任村是由北岗头村、胡累村、神堂头、新寨等19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各村间相距甚远,最北到最南的村子相距十几公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村民忙着干农活,早上四五点就走了。白天村里基本不见人,晚上八点半以后才有人。”刚到任村,蒋杰和队员昼伏夜出摸排走访,常常忙到凌晨。一年来,每季度遍访一次农户成为他们必须完成的“打卡任务”。他和队员一村接着一村去、一户挨着一户访,吃住在村、早出晚归,把任村所辖19个自然村805户村民的情况摸清吃透,累计走访1930余户次。凭借摄影特长,蒋杰记下三大本图文并茂、详细厚实的民情日记、民情地图,成了任村31.2平方公里、980余处院子的“新地图”“活向导”。
俗话说:“要想富口袋,必先富脑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是关键。蒋杰从 “扶民志、扶人智”入手,走出一条“能人示范+产业带动+农户动手”的边远乡村产业振兴路。
经过充分调研,蒋杰发现村民普遍存在“愿致富、少信心、少政策、少资金”的“一愿三少”问题。
对此,蒋杰从脱贫户冯刚入手,充分发挥其“会电焊、懂装修、能养蜂”的优势,结合“妻子、儿子智力有欠缺导致没信心”的实际,从“增信心、提干劲”入手,为他申请了给军休所改造装修的活儿。为了兑现承诺,完工一天,蒋杰自掏腰包为冯刚垫支一天工钱。攥着第一次打工赚来的钱,冯刚有了信心。后来,蒋杰又支持冯刚养蜂,还把他的妻儿介绍到绿化队工作。如今一年下来,冯刚全家的收入能达到7万元。
针对类似的脱贫户、农户,蒋杰坚持“为能人添信心、为产业找出路、为农户作示范”,带领工作队先后帮9个村民找到工作,为32户脱贫户申请了种养殖补助、稳岗补贴、交通补贴、小额信贷等165万元,持续擦亮“古县酥梨”“北岗头蜂蜜”“任村大黑猪”金字招牌,助销酥梨、蜂蜜、羊肉、黑猪肉等农产品132万元。
“常巩固、见成效”,蒋杰把从部队学到的战术灵活运用到驻村帮扶中,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成效巩固“新战术”。
针对个别农户内生动力不强的特点,蒋杰开展了懒转勤、勤转能、能转富的“三转大比拼”活动,坚持“帮勤不帮懒、助力不包办”,从种植、养殖、务工、家风、庭院、整洁卫生、参与村容村貌劳动7个方面建立激励举措。
有的农户想干事,但苦于没渠道。对此,蒋杰实施了进网络、进农户、进脑袋的“三进”活动,力求把农户关切的政策事项讲清讲透。2023年春节,他为村民免费发放1000个印有乡村振兴宣传内容的挂历、毛巾、水果盘,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短视频在快手、微信视频号发布,不仅让村民受益,还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点击量突破200万。
任村由5个行政村合并而来,起初各自为政、一盘散沙。蒋杰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推动合并村“四融”行动,推进农村党建争先创优,围绕扶贫政策、党建强基开展连帮带,常态化同“两委”干部谈心谈话,制定“稳成果、抓产业、促振兴”的发展思路,切实增强全村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任村是祁县酥梨的主产地,年产1000万公斤。如今,蒋杰正和队员们以巩固衔接问题整改大比武为契机,筹谋品牌化发展之路,通过把“田秀才”“土专家”“农创客”积极性调动起来,培育壮大合作社,用好、用活各项惠民政策,把富硒酥梨品牌打出去,为任村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