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的命运线,是因为他是他自己,无论遇见怎样的际遇,他都会做出自己所认为正确且唯一的选择。放在顾惜朝这个人物身上,无论是他对晚晴的爱,还是他对功名富贵的渴求。真挚的爱情和真诚的友谊,都不能够拉他回头。顾惜朝会因为傅晚晴而妥协,却不会为她改变,这是他这个人物的特点之一。

一条路走到黑,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他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非常清醒,也尤为执着。换言之,是否遇到晚晴,是否遇到戚少商,顾惜朝都是那个顾惜朝。需要一再强调的是,如导演访谈中所说,这是一部(豪情)男人剧,它必然不会让“英雄气短”(男人为女人而改变)的情节发生。从某种程度上说,顾惜朝是一个让人恨,又让人爽的反派形象。如果他随波逐流、轻易地动摇或改变,弃恶从善、弃暗投明,痛改前非,那电视剧对他这个人物的创作,有何意义呢。戚少商、雷卷、铁手......他们这样正义阵营人士的描绘,剧中难道还不够多吗。


【资料图】

为什么写这篇小记呢,逆水寒手游,在情节上主打一个蝴蝶效应、多分支结局。我猛然间意识到,这种多结局是伪结局。什么意思呢,在逆水寒手游中,顾惜朝有黑化和不黑化两条分支脉络,却皆是由于外在事件的触发,比如说浩天之死or浩天存活、玩家制止or放任顾惜朝杀官差(另外如果玩家和顾惜朝在汴京初遇的好感度培养不够,他是不会听劝的。怎么培养呢,无条件支持他、帮助他,就会加好感)、玩家对他抱负的理解or质疑、晚晴的一句话有没有被正确的传达(正确选项是: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其他另外三个选项都是错的,化用的是别的诗句),等等,等。显而易见,全部是外因。也就是说,在游戏里,顾惜朝因为一件事、一句话,他就可以改变人生选择,改写未来整个命运走向,迎来不同的结局。

不得不说,这是粗制滥造、偷工减料。

人物的分支命运线应该怎么打磨,我认为,首先他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性格、思想和行为动因,这些是内在的根本,只要他还是那个人,无论经历怎么样的际遇磋磨,他都会秉持着自己的人生信念。这是立身之本,也是人设的塑造之基。

当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个人会遇到很多的事情,好的坏的,快乐的糟糕的,高兴的痛苦的,这些历练让我们思考、成长,时时面临取舍,看似走到人生十字路口,实则是每个人自己的决断。无数的十字路口,无数的衍生轨迹,终究是殊途共归。比如在逆水寒剧中,顾惜朝选择了放下一切,留在小屋和晚晴厮混一生,但是面对黄金鳞的嘲弄,他立马又奔赴毁诺城,继续着进行追杀戚少商的任务。当顾惜朝犹豫要不要杀三乱的时候,又是黄金鳞的一番“语重心长”,让他顷刻间不再犹疑,转身手起刀落。是黄金鳞让他改变想法的吗?非也,如我在《顾晚之我见(一)》中所言,黄金鳞的话,是顾惜朝自己内心独白的画外音。

一个人怎么可能次次因为他人的态度和想法,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路线,没有这种人。一个人去做一件事,一定是因为他需要如此,他想去那么做。如果顾惜朝真的爱傅晚晴,他们是知音的话,他会不懂晚晴的心意吗,玩家帮晚晴传话,到底是一句“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还是一句别的诗词,这有什么区别吗?还有顾晚二人被迫分开,不能相见,怜幽问玩家,小姐思念顾惜朝,那顾惜朝对小姐的心意如何,玩家回答“心意当然也是一样啦”,才能给顾晚的爱情加码,如果回答不知道,或者“不清楚,我和顾惜朝并不算熟",都被判定成be向的回答,这是荒谬的。前者他们就能HE,后者顾惜朝就不那么坚定晚晴对他的爱,走向生离死别了,能说服人吗?

逆水寒剧中是怎样的,晚晴曾失望地说“我不会和你在一起了”,还有当小顾练魔功时,晚晴向他举起匕首,顾惜朝都依然能够体会到晚晴对他的爱,对此从来是不怀疑的。此刻我想到逆水寒剧本,有一段安顺客栈没有被拍出来的情节,是说晚晴向顾惜朝举起了剑,挥舞着,威胁他放人,甚至要砍他,顾惜朝是什么反应呢,他怕她伤到自己,很担心地说,你现在的话不是你的本意,你做的不是你想做的,你是受到了三宝葫芦的影响,慢慢地安抚她,同时伸手一步步向她走近。晚晴才慢慢地平复下来,昏倒在小顾的怀中。

这一段我非常喜欢,作为一个顾晚党,我甚至在刚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以为晚晴是来真的,她竟然想杀了顾惜朝,令我动容的是,唯有顾惜朝没有误会,他立马反应过来,晚晴是受到了三宝葫芦的影响,她不是真的要那么做。顾惜朝和傅晚晴的感情,顾晚之爱有多深,恐怕比我们看到的还要深厚。为什么没有拍呢,我认为是为了避免和后面的情节产生重复,这里是晚晴在意识不清的状态下,而后面小顾练魔功时,她是真的有大义灭亲的念头,她的意识是清醒,在清醒的情况下,她下不了手,看见顾惜朝陷入癫狂的边缘,她万分心疼,扑上去抱住他,告诉他克制内力,助他练成了魔功。后来在鱼池子,小顾惊觉晚晴是假失忆,同样瞬间谅解她,明白她不是真的想杀自己,他知道是自己对不起她在先,感到了自责,其实晚晴没有怪他,她一心想救他,这样对顾晚爱情的描写,比剧本前稿过之而无不及,让人琢磨回味的更多了。同时也能和之前,小顾因为傅宗书的密令,对晚晴动过杀心,却依然还是决定要带她逃走,予以呼应。虽然主基调是男人剧,但是对人物感情的描摹是相互呼应,很细致的。

他们二人对彼此的爱,都是深信不疑、不可回转的。

顾惜朝的悲剧,从来不在于他和晚晴的生离死别,而在于他对于权势富贵不择手段地追求,一条路走到黑。所以他这个人物真正的HE,不是逆水寒端游中顾晚相携归隐的那个结局,而是有没有回归到本心。在逆水寒剧中,他看似疯癫,其实是被治愈了,他终于明白到自己真正所在意的是什么,是那些他早已得到了,却一直被他所忽视的。顾惜朝并不恨铁手(在晚晴灵堂前对铁手的感谢),也不算在意戚少商(他没有看这个朋友一眼,他们之间毫无瓜葛了,从他身边走过),他只有一个和晚晴琴瑟谐和,出将入相、大大门庭的梦。

他没有疯,曾经顾惜朝为了生存,力争上游、出人头地,而有意无意扭曲了本心,以为自己眼中所见就是真实,直到最后他才明白到世间的爱,那些他从前不太相信的东西,这样的大彻大悟,让他觉得太好笑,太讽刺,踏破铁鞋无觅处,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个一定是他自己一路的历程感悟,不可能是一件件外在事件所催生的“脑图”模型,换句话说,在逆水寒手游中,玩家对顾惜朝这个NPC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果过度强化玩家干预,那就会造成人物性格的割裂与精分。这是敷衍了事的心态,快餐速食的作风。

目前手游剧情进展到杭州,我玩过端游和手游,在顾惜朝相关的剧情这一块,它们的区别不是很明显,人物对话相当于ABC——>AC,这样的语序删减或前后调整,这不是细致的人设打磨与推敲,这样的塑造仿佛是为赶工,事倍功半。

端游中的顾惜朝和手游的顾惜朝,本来应该有所区别,一个黑化了,一个有不黑化的命运,可是我没有看到他内在的性格动因,如果由于外在事件(不由顾惜朝自主)的连续左右,就能导致天差地别的人物结局,那是虚假的命运线。“他”不是顾惜朝,他是一个选项的命令代码,是强行的、机械的,指哪走哪。

老实说端游的结局,有那么个多我是没想到的,因为就亚丁那里的剧情来看,顾晚铁定是分手了,他们也没有必要继续纠缠,后来又是怎么回事,晚晴的为死而死,或是让顾晚二人一起退隐江湖,都是跳脱的。我根本就不敢去想,从亚丁到五个结局之间的过程,我心爱的cp,是怎么被他们当做卖点噱头,还打着诚意的宣传语,自欺欺人。

为什么手游剧情是这样的,他们是无能为力吗?不是,因为它不是重要的啊,所以可以被随意对待。他们是写不好剧情吗,那怎么可能,看看《遇见逆水寒》的剧情,天下事最怕认真二字,认真和敷衍,用得着去比较吗,简直一目了然。

那这有什么办法改变吗,没有办法。

说一点好的吧,虽然不多,我个人认为,我个人认为:

赵路这回在手游中,杭州冷雨夜的“强权之下,何来公道”,相较于他在《遇逆》中的表现(同样一句话),还是有不小进步的,让我激灵一下。如果问我有什么亮点,并非全无亮点,他这一句话喊得还是不错的。我认为他这句话的发挥,可以和金锋的演绎有得一拼,非常难得,百分制的话,已经在十至五分的差距之内了。好的就要肯定和表扬,对吧。最重要的是,他这里的诠释和金锋不一样,让人感到,他喊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感觉。

我希望他不止这一句话,有这种突破,再接再厉。我幻想,如果他每句话都是这种水准,那将是一个怎样激动人心的场面,金锋会有兴趣和他pk,全力以赴吗?没有对手的碾压,是寂寞的,无论对表演者,还是对观众们来说。无关胜负。这么好的条件,总觉得百花齐放才是好啊。

忽然发现,作为玩家我已经没什么要求了,我不要求一部游戏一千句话,cv句句都表达得好,能有这样一句就算好的,我已经低到这种期待值了,而且好像还没有触底。也许再差一点也无所谓?

那我现在还在玩逆水寒手游吗?没有,我暂时弃游有一段时间了。兴趣是有的,感到没什么玩的动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