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南部,是合肥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肥西县以打造千亿规模新能源汽车全链条产业集群为目标,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全国、全球行业头部企业和创新人才团队,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项目就是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建设的新能源汽车超级工厂。


【资料图】

一、项目概况:投资26亿,年产30万辆

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建设的新能源汽车超级工厂,位于肥西县新港南区江淮新港工业园区内,用地面积约1120亩,总投资26亿元。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冲焊联合厂房、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办公场所、餐厅及相关公用辅助设施。该项目是合肥市重点工程,建成后将用于华为与江汽集团在合肥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该项目于2023年1月5日开工建设,工期一年。项目包括五个交付节点:2023年4月30日前完成成品停车场、发运场;2023年8月15日前完成涂装车间;2023年9月5日前完成冲焊联合厂房及总装车间;2023年7月30日前完成能源中心及污水处理站;2024年1月15日前完成各单体竣工验收。

该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建设,由中建六局联合体中标承建[1]。该联合体由中建六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六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和中建六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组成,中标额约15.44亿元。

该项目生产的车型级别为“B级→D+级”,可适应Sedan(轿车)、SUV、MPV、Crossover、Sporty等各类车型的共平台开发,达到年产3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能力。该项目生产的车型将主打中高端市场,价格区间在20万-35万元,并将进入华为终端店面销售。

二、工程进展:按计划推进,预计今年下半年上市

据了解,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造车的传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早在2019年12月,江淮汽车就与华为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暨MDC平台项目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云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此后,江淮汽车推出的思皓QX、思皓曜等车型,都搭载了华为的生态车机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和77G毫米波雷达等技术。

2020年6月,有消息称,华为在尝到与赛力斯合作的“甜头”后,意图扩展智选车业务,并将寻求合作的目光瞥向了江淮汽车等品牌。虽然双方都未对此进行明确表态,但江淮汽车股价在当时连续两个月翻番。

2021年1月,合肥市领导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就共同推动华为终端与江淮汽车、肥西县合作项目进展一事深入商谈。报道称,华为将与江淮汽车在合肥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平台。

2021年2月,中建六局官方宣布以15.44亿元中标了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EPC项目,而这一项目正是华为和江淮汽车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同时,江淮汽车也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招标信息,显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据悉,该项目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推出首款合作车型,并在明年初投入量产,并准备大规模交付。该项目将是华为和江淮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重大突破,也将是肥西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引擎。

三、产业带动:助力肥西县打造千亿规模新能源汽车全链条产业集群

肥西县是安徽省首个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县域,拥有一汽大众、均胜电子、安道拓等一批知名企业,涵盖了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动力电池、充电桩等全产业链环节,形成了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同时,肥西县还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检测中心、智能网联示范区等平台载体,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建设的新能源汽车超级工厂,将为肥西县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品牌影响力。该项目将利用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云服务等领域的领先技术和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该项目将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和创新人才团队入驻肥西县,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创新氛围。该项目将促进肥西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助力肥西县打造千亿规模新能源汽车全链条产业集群。

总之,肥西县华为汽车超级工厂是一个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它不仅是华为与江淮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深度合作成果,也是肥西县打造千亿规模新能源汽车全链条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