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长倒刺,歘一下子拔掉,很多人喜欢这么做,然而这番操作也存在很大的风险。近日,一网友发帖称拔倒刺把自己拔住院了,从甲沟炎、指头炎、蜂窝织炎,情况一步步恶化,最后发展成骨髓炎,十分痛苦,该帖子发出后引发大量关注。拔倒刺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让不少人吃过苦头,此前演员邓萃雯也有过因拔倒刺住院治疗的报道。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技能中心主任周志浩告诉记者,临床上拔倒刺导致手指发炎的病人有不少,但发展成骨髓炎并不常见。他特别提醒,秋天皮肤容易干燥,手指旁也更易长出倒刺,此时千万不要硬拔倒刺,用指甲刀修剪倒刺后可以再擦点碘伏消炎。
【资料图】
网友发帖
甲旁小创面为何伤害这么“深”?
指甲周围的倒刺,医学上将其称为“逆剥”。逆向剥脱的表现是表皮开裂,呈三角形脱开,最后形成了小刺样的突起物。“通俗点讲倒刺就是皮肤的角质层翘起来了,而不是真的长了一根刺。”周志浩解释。
倒刺一碰就疼,有些人喜欢又撕又啃,但这样粗暴的方式很容易引发感染。周志浩介绍,临床上接诊过不少甲旁脓肿的病人,大部分都是因为拔倒刺导致,如果本身还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格外当心。
“一位50多岁的男子患有糖尿病,起初拔了倒刺也没当一回事,只是一跳跳的疼,局部的红肿没有进一步的处理慢慢就形成了小的脓肿。”周志浩说,该男子来医院就诊时距离拔倒刺已经有段时日,切开脓肿引流后他的伤口一直长不好,拍了片子发现,骨质受到了破坏,已经出现急性骨髓炎的表现。如果骨髓炎处理不当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建议大家不要随意拔倒刺。
为什么指甲旁一个小小的创面,伤害会这么“深”呢?专家表示,倒刺如果只是剪掉,还有一层皮,不会继续往深处撕裂,而粗暴的拔掉或者撕掉,创面就可能更深了,此外这种粗暴的方式会带掉一层皮肉,创面又暴露在外。这种情况下,因为手每天接触外界的东西,少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就很容易因为感染造成发炎从而形成局部脓肿。而指甲旁的皮肤非常致密,甲沟有一点点脓液就会感觉非常的胀,同时手指的皮肤与深部的腱膜腱鞘骨膜紧密相连,所以一旦脓肿,形成的张力,促使感染向深部和邻近播散。时间一长,不及时处理情况就可能会恶化。
图源视觉中国
专家提醒:不要暴力撕扯,擦些护手霜保湿
不少人认为长倒刺是因为缺维生素,事实上这却是一种误解。“人体缺乏某些维生素会导致一些皮肤问题,但如果身体其他地方没有异常,只是指甲周围长了倒刺,那么和维生素缺乏关系不大。”周志浩告诉记者。
倒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干燥,首先指甲旁边的皮肤没有汗腺和皮脂腺,本身就比较干燥;其次受到气候的影响,入秋后天气也会相对更干燥些;还有些人的生活习惯也会加剧指甲周围的干燥程度,比如经常洗碗、洗衣服,频繁接触刺激性物品,喜欢啃咬、手指,皮肤长时间受到刺激或损伤等。
那么,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该如何正确处理倒刺呢?周志浩给出两点建议:一是预防,可以擦一些护手霜、尿素霜等产品,保持手部的湿润;二是不要暴力撕扯,建议用指甲刀剪掉倒刺,不要追求剪的深,如果剪到根部可以在残端擦点碘伏进行消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校对 李海慧